文章来源:未知 作者:礁石游戏网 发布时间:2024-11-12 23:54
打开乐器,搜索校音然后点击下载安装即可
嘟嘟克笛,是亚美尼亚的传统民族乐器,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双簧气鸣乐器之一。它曾流传到波斯、阿塞拜疆、中东等其它地区。嘟嘟克笛音色较为温暖,柔和,略带鼻音,被运用在民谣和舞曲音乐中。
制作,在亚美尼亚,嘟嘟克笛的制作材料取自杏树的根。嘟嘟克笛共分为3种尺寸,最小为28厘米,外带9厘米的吹管;其次是33厘米,外带12厘米的吹管;最大的有40厘米,吹管为14厘米。历史嘟嘟克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双簧气鸣乐器之一。
音色,嘟嘟克笛较为温暖,柔和,略带鼻音。嘟嘟克笛的声音和中国的埙的声音非常相似,但相比之下,埙比嘟嘟克笛更为饱满一些,虽然孤独忧伤的感觉也相似,但是两者有着不同的苍凉感。嘟嘟克笛给人的感觉更为沉重,而埙更轻灵一些。
当然有! 我是学二胡的。 从小学开始,同学们知道我在学拉二胡,就会哈哈大笑说:“带个墨镜坐天桥下面不愁没饭吃。”“以后你在哪个天桥记得告诉我啊,我去捧场”…诸如此类的话很多。小时候不懂,为什么我花时间努力练琴,换来的却是身边同学的嘲笑,虽然路边拉琴换来路人施舍的人一直很受我的尊重,但是我不懂为什么在大家的眼中他们却变成了乞讨。可能是小孩不懂事,只是大人传达了错误的思想,不好好学习就只能在路边要饭之类的吧…… 后来我长大了一点点,上初高中了,我还在拉二胡,身边环境在变,不变的是笑我拉二胡的人也长大了。他们会说:“拉个二泉映月给我听听呀”(或者赛马吧..反正口中说不出三个二胡曲)再或者就是问“你考几级了呀?”我在心里默默翻白眼...小孩子也就是笑话两句,大人不一样,大人们找着机会就会让你在任何场合拉首曲子给他们听!学舞蹈的学唱歌的学乐器的一定深有体会吧,逢年过节什么的,一定要表演!!!对于我这种看起来很活泼,实际内心孤僻的人来说,超怕这种场合的好吗。 再然后我就上大学了,在某音乐学院。身边学乐器的也都是专业的,没有人会笑话你说你的专业土了,反正大家都一样。问题又来了,社会就是这样,什么人都有,各个层面的。有人听说你是音乐学院的就又要说啦“音乐学院的唱歌一定很好听吧,来唱一首歌” 我.......很无奈...... 以前小,因为别人的一句玩笑会不开心很久;后来慢慢也明白了,那些笑你的人是因为他们不懂。我也不能因为别人不了解我的专业,只凭他们笑话我一句就放弃了跟随我十几年的二胡是不是。二胡这门传统乐器在大家心中的形象根深蒂固,有些人认为是穷苦人卖艺的,有些人认为是给曲艺伴奏的.....等等....这些在我看来只能证明我们二胡的名气大!我相信二胡在大家心中的形象在改变,越来越多的人在办中式婚礼,邀请我们民乐演员去迎宾,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乐坊新民乐,在各种仪式年会等活动上邀请我们去演出,更重要的是传统乐器的学习者越来越多了,他们的存在让我不至于一毕业就失业,也证明了大家越来越重视我们民族乐器啦~ 大家对我们的传统乐器了解最多的就是二胡、古筝、琵琶、竹笛,如果我在因为外行人的一句笑话就放弃了我们的传统文化,那以后会有更多的人不了解他。我自己谈不上什么高大,传承传统文化什么的,对我来说太大了,只是尽自己的力量,学一样东西就把它学好,干一行爱一行,有人误解了我的专业耐心解释一下,也不是强硬的非要每个人都支持你,本来世界就是因为有各种不同的想法才丰富多元嘛。 我现在可以很骄傲的说:我学乐器很多年,我是拉二胡的呢! 今年成都的冬天很冷,现在窗外正在飘着小雪,下一站我就要到剧场啦,先告退了大家,这是第一次在发表评论嘻嘻,希望大家喜欢
有关乐器的诗句:
1、千呼万唤始出来,犹抱琵琶半遮面。 ——白居易《琵琶行》
2、谁家玉笛暗飞声,散入春风满洛城。 ——李白 《春夜洛城闻笛》
3、不知何处吹芦管,一夜征人尽望乡。 ——李益《夜上受降城闻笛》
4、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 ——王之涣《凉州词》
5、二十四桥明月夜 ,玉人何处教吹箫。 ——杜牧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
6、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。 ——李商隐《锦瑟》
7、缓歌慢舞凝丝竹,尽日君王看不足 。——白居易《长恨歌》
8、天山雪后海风寒,横笛遍吹行路难。 ——李益 《从军北征》
快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传统的的东西,人们对传统的文化,技艺,曲艺等也表现出了更多的好奇,想要去了解与它们有关的知识。
相声,也是传统的民间说唱曲艺中的一种,以说、学、逗、唱四种形式突出其特点。始于明清,历时颇久,相声的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、对口相声、群口相声等,多传统的节目,素材源于生活、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。近年喜欢相声的观众也逐渐增多,喜欢听相声也愿意去学习一些小曲,贯口等;也有一些小伙伴喜欢上了相声节目表演使用的乐器。
(一)体鸣乐器
锣、三角铁、木鱼、木琴、钹、铙、钗、碰铃。
(二)膜鸣乐器
大鼓、排鼓、手鼓。
(三)气鸣乐器
笛、萧、埙、巴乌、葫芦丝、笙、木叶、筚篥、唢呐。
(四)弦鸣乐器
扬琴、古筝、柳琴、阮、古琴、伽倻琴、独弦琴、琵琶、热瓦普、冬不拉、三弦、箜篌、二胡、马头琴。
0
中国古代十大乐器一般是指琵琶、二胡、编钟、箫、笛、瑟、琴、埙、笙和鼓这十种民族乐器
张骞字子文,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,旅行家,探险家,是“丝绸之路”的开拓者。在张骞出使西域时,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,葡萄,胡麻等许多中国没有的物种。其中,还有一样乐器。更有意思的是,这种乐器在引进我国后,还被我们的邻国学去,并且将其发扬光大,形成一种重要的音乐文化载体。
张骞是汉朝皇宫中的郎官,公元前138年,汉武帝为了消灭匈奴,派张骞带队,出使西域的大月氏国。张骞从长安出发,历时13年,两度出使西域。张骞的出使,不仅打通了闻名后世的“丝绸之路”,更促进了华夏同中亚许多国家之间的政治,经济,军事和文化的交流。在文化交流方面,张骞就带回过一样乐器,这种乐器就是细腰鼓。
细腰鼓最早发源于古代印度,印度语叫达马鲁。细腰鼓先是传到西域,后来,经张骞之手又传到中国。那细腰鼓长什么样呢?今天,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收藏有一件唐代的陶瓷细腰鼓。这件细腰鼓的整体为一个鼓腔,呈长圆筒形,鼓的两头粗,中间腰部细。因此,得名细腰鼓。这件陶瓷细腰鼓鼓长60厘米,鼓面直径22.2厘米。它通体施有黑釉,上面还有不规则的蓝斑,十分漂亮。
细腰鼓传入中原之后,很快发展成为乐队的指挥角色。尤其在汉代以后,细腰鼓很快被发扬光大。因此,在此后许多朝代的壁画中,都有细腰鼓的图像,在一些陵墓陪葬的明器中,演奏细腰鼓的乐伎,也成了必不可少的角色。如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的壁画《乐舞百戏图》,敦煌莫高窟的第71窟里的壁画中,我们都能看到细腰鼓。而在1960年发掘于吐鲁番阿斯塔那第336号墓中,就有两只泥制的细腰鼓明器。
细腰鼓不仅在国内很受欢迎,在唐朝时,还吸引了其他国家的目光,甚至被带到了外国。这其中,最具代表性的,当属高丽和东瀛。细腰鼓传到高丽,发展成为当地演奏雅乐时不可缺少的乐器——杖鼓,其中鼓的蒙皮为皮革,而且一面大一面小,其中大面要求为白色的生马皮。不同的鼓面,其演奏方式也不同。通常,大面用左手拍,小面则用鼓槌来敲击。
细腰鼓同样在唐朝时传到东瀛,同样一直到今天仍然使用。只是,传到东瀛的细腰鼓叫吴鼓。在当地,细腰鼓按照大小共分成一鼓,二鼓,三鼓和四鼓。其中一鼓最小,四鼓最大。演奏方法上,起初是左手拍打鼓面,右手用鼓槌敲击另一个鼓面。后来,逐渐演变成了只用右手持鼓槌敲击,左手则专门握住鼓的绷条。有意思的是,发展到今天,东瀛的二鼓和四鼓都已经失传,只剩下一鼓和三鼓。
鼓是精神的象征,是力量的表现。今天,它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立而完善的鼓文化。而且,中国的鼓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状态。从形制上,北方多用大鼓,南方多用小型花鼓。而比较有名的,如威风锣鼓,太平鼓舞,安塞腰鼓等等。相比较而言,细腰鼓因为没有进一步的发展,故此,表现为一般。可是不管怎样,细腰鼓作为一种传承有序,并且极具表现力的乐器,永远是人类音乐史的重要一环,值得我们却不断探索,不断推广,并让这门古老的艺术,重新发扬光大。
1不知何处吹芦管,一夜征人尽望乡。
2犹有两行闲泪,宝筝前。
3琵琶弦上说相思,当时明月在,曾照彩云归。
4江娥啼竹素女愁,李凭中国弹箜篌。
5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
6辽东小妇年十五,惯弹琵琶解歌舞。
7十五弹箜篌,十六诵诗书。
8自琢新词韵最娇,小红低唱我吹箫。
9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。
10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。
11角声满天秋色里,塞上燕脂凝夜紫。
半卷红旗临易水,霜重鼓寒声不起。
12四面边声连角起,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
13黄鹤楼中吹玉笛,江城五月落梅花。
14谁家玉笛暗飞声,散入春风满洛城。
15牧童归去横牛背,短笛无腔信口吹。
16锦城丝管日纷纷,半入江风半入云。
17牡丹红豆艳春天,檀板朱丝锦色笺。
18幸有微吟可相狎,不须檀板共金樽。
19主人有酒欢今夕,请奏鸣琴广陵客。
20将琴代语兮,聊写衷肠。
1不知何处吹芦管,一夜征人尽望乡。
2犹有两行闲泪,宝筝前。
3琵琶弦上说相思,当时明月在,曾照彩云归。
4江娥啼竹素女愁,李凭中国弹箜篌。
5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
6辽东小妇年十五,惯弹琵琶解歌舞。
7十五弹箜篌,十六诵诗书。
8自琢新词韵最娇,小红低唱我吹箫。
9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。
10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。
11角声满天秋色里,塞上燕脂凝夜紫。
半卷红旗临易水,霜重鼓寒声不起。
12四面边声连角起,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
13黄鹤楼中吹玉笛,江城五月落梅花。
14谁家玉笛暗飞声,散入春风满洛城。
15牧童归去横牛背,短笛无腔信口吹。
上一篇:ai软件密码怎么查看?
下一篇:苹果12怎么看后台运行软件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