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王者攻略 > 辟的古义是什么

辟的古义是什么

文章来源:未知 作者:礁石游戏网 发布时间:2025-07-15 00:23

辟的古义是什么

1、辟原来有pī、mǐ、bò三个读音,均为文言通假的读音。现在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已经把这三个读音废除了。

2、辟的古义:

1)法,法律,刑法。从辛,节制其罪也。从口,用法者也。――《说文》

2)天子,诸侯君王的通称。

3)征召,录用。

4)同“避”。躲避。

5)古称官吏。三卿一长曰辟。——《周书·武顺》

6)驳斥。例如:“辟邪说,难(nàn)壬人,不为拒谏”。———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
7)屏除,排除。例如:“是以辟耳目之欲”——《荀子 解蔽》

8)帝王召见并授与官职:辟召。辟引。辟书。辟除(征召推举授官)。

9)罪,罪行。言奇者见疑,行殊者得辟。——《汉书》

10)开垦,开辟。例如:“前辟四窗”。

辟病梅之馆以贮之。——《病梅馆记》。

臣侍汤药,未曾废离中“汤”的意思

“汤”的意思是饭食。

出自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《陈情表》。

节选如下:

外无期功强近之亲,内无应门五尺之僮,茕茕孑立,形影相吊。而刘夙婴疾病,常在床蓐,臣侍汤药,未曾废离。

译文如下:

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,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。生活孤单没有依靠,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。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,常年卧床不起,我侍奉她吃饭喝药,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。

扩展资料:

创作背景

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(官职不详)。三国魏元帝(曹奂)景元四年(263年),司马昭灭蜀,李密沦为亡国之臣。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,史称“晋武帝”。泰始三年(267年),朝廷采取怀柔政策,极力笼络蜀汉旧臣,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。

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。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,实行孝道,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,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,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。正因为如此,李密屡被征召。李密则向晋武帝上此表“辞不就职”。

作者简介

李密(224年-287年),字令伯,一名虔,西晋犍为武阳(今四川彭山)人。晋初散文家。曾仕蜀汉,蜀亡后,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(xiǎn)马时,他写了这篇表。

初仕蜀汉为尚书郎。蜀汉亡,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,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、无人供养而力辞。祖母去世后,方出任太子洗马,迁汉中太守。后免官,卒于家中。著有《述理论》十篇,不传。《华阳国志》、《晋书》均有李密传。

参考资料来源:搜狗百科——陈情表